远古时代,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,因此产生原始崇拜,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,对日月山川、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,于是“祭天告地”也就应运而生。封禅,最早出现于《管子•封禅篇》,后太史公在《史记•封禅书》中曾引用《管子•封禅篇》中的内容,并对其加以演释,指出了封禅的目的,大意是说,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,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。所谓“封”就是“祭天”,“禅”就是“祭地”;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。公元前26世纪,黄帝营建了明堂以祀上帝,开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的先河。以后,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几乎都建造了专用于祭祀黄天厚土的祭坛。
封禅天下景区的主要景观有:标志性四连汉阙、上山若水景石、八水绕长安地雕、汉武大帝塑像、音乐喷泉和汉城湖展厅。
|